“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在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在廣大新聞工作者和新聞院校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 大家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深刻分析了新形勢下全媒體傳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系統闡述了媒體融合的方向、目標和任務,是我們深入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 盧新寧: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2019年開年第一講,就到了融合發展的第一線,充分證明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大棋局中新聞輿論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新華社副社長 劉思揚:我們要以總書記講話為指引,進一步增強使命感、緊迫感,著力創新內容產品,做大做強主流輿論;著力推動技術建設與內容建設深度融合,讓先進技術為主流輿論插上翅膀。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副臺長 袁正明:深受鼓舞催人奮進,同時我們也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下一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繼續堅持守正創新,把新媒體新平臺建設好運用好,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奮力建設國際一流新型主流媒體,不斷做大做強主流輿論。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高曉虹:媒體技術革命帶來了全球媒體格局的重組,而且帶來全球新聞傳播秩序的重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必須把握好,在全球傳播新格局中要贏得與我國國際地位相適應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形勢下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這既為媒體發展提出了新課題,也為從業者們注入了新動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時政新聞部微視頻工作室編導 史偉:總書記對新聞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央視時政的新媒體產品“獨家V觀”就是媒體融合的新探索新實踐,一經推出就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堅定前行,推出更多接地氣、生動活潑的時政新媒體作品。 央視網工程師 樊翠芳:作為一名新媒體的技術人員,我覺得落實總書記要求的關鍵在要加快技術平臺的建設,加快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各項新技術的應用,打造主流媒體的大數據平臺。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周勇:我們作為高校,我們應該做好智庫的作用,就是未來傳媒業怎么樣轉型發展,要著力于培養適應新的媒介環境,要求能夠駕馭新型傳播手段的卓越新聞傳播人才。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 張濤甫:我們未來的新聞教育的方向、人才的培養,應該朝著這個方向走,緊密地圍繞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媒體深度融合、壯大主流輿論陣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推進重點部署。大家表示,一定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積極創新媒體工作的理念、內容、手段,借助移動傳播、人工智能等多種途徑,催化融合質變,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澎湃新聞總編輯 劉永鋼:我們還是會在守正創新這四個字上面下功夫,守正就是始終牢記我們黨媒黨網的屬性和使命感,創新這塊,我們也是往全媒體方向努力,往生態化這個方向努力。 浙江長興融媒體中心負責人 周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媒體發展把方向、定大局,特別是作為縣級媒體,讓我們的信心更足,步子更大,底氣前所未有。 山東省寧津縣融媒體中心主任 范世民:極大地鼓舞了我們基層新聞輿論工作者的信心,我們堅決肩負起創新融合的重任,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把基層隊伍建設的更穩定更強大。 江蘇昆山融媒體中心負責人 徐紅生:我們要勇于應對挑戰,把全媒體思維融入到每一篇新聞作品中,讓我們的傳播更加精準、有效,打通新聞傳播的最后一公里,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