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樹中,你成名人了,網上有你的新聞啊!”2018年12月7日一早,湖南省益陽市民營企業家羅樹中接到朋友打來的電話,愣了一下,請對方將“新聞”轉給了他。 羅樹中還沒將“新聞”看完,陸續接到了十余個朋友的電話,有人抱以同情,有人帶有質疑…… “這是一篇什么樣的‘新聞’啊!”羅樹中說,報道里將他描述為“職業放貸人”、“耗資3000萬、占地四十多畝修建豪華別墅”、“與某某系統領導關系密切”等等,寫這個文章的所謂“新聞記者”卻從未和他有過接觸,也沒有官方的權威說法,文章采用大量某人說、某律師說、某村民說等無合法來源的說法。 這樣一篇嚴重失實、完全杜撰的“新聞”,卻將他卷入了輿論的漩渦,給他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困擾,不到10天的時間里,有3家本有意向和他合作的公司,也開始支支吾吾。 據益陽市桃江縣大栗港鎮盧家村支部書記盧敏介紹,1968年出生在大栗港鎮盧家村的羅樹中,是湖南益陽朝陽城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目前在益陽經營有兩家企業,是當地頗有愛心的民營企業家,“他做了很多善事,在當地老百姓中很有口碑,結果卻被別有用心的人造謠中傷、誣告陷害,我們當地很多村民都爭著要向當地政府反映這個情況,請求政府嚴厲打擊這些別有用心之人和背后的‘神秘操盤手’”。 1月8日,羅樹中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網絡進行人身攻擊要堅決管控,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原來這對一個企業家有這么重大的意義。” 被輿論裹挾的民營企業 據記者調查,網絡上有關對羅樹中指責的信息,最早源自2018年10月湖南一家知名傳媒集團的“百姓呼聲”欄目的一篇文章,標題為《益陽羅樹中高利放貸獲利數千萬元逃繳巨額稅款涉嫌非法經營》。 據悉,《百姓呼聲》是一個網友發聲的平臺,開辟十余年,和當地政府一直有很良性的互動,各地政府收到這些反映后,通常會去調查核實。 “如果這份子虛烏有的惡意舉報屬實,相關部門也早就調查清楚了。”羅樹中說,后來網絡上陸續又出現類似的網帖,包括《益陽羅樹中高利放貸逃繳巨額稅款有公務員涉嫌其中》、《神秘放貸人百起案件“百戰百勝”,法院仲裁委如自家“衙門”?》等等。開始,他覺得世間自有公理,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自會辨別真假。 直到2018年12月6日,一家名叫看看新聞KNEWS的一篇《湖南益陽“職業放貸人”:鄉下3000萬建別墅》,羅樹中被徹底裹挾進了一場輿論風暴的風眼。因為不實輿論和惡意抹黑,他的正常的生活、工作自此被徹底打亂。“就如同前些日子重慶公交車墜江案,被冤枉的紅色轎車女司機一樣,他人的過失,卻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渲染,受害者反倒成了罪人,真正可恥的施暴者,卻借著媒體的遮掩逍遙法外!在我這里亦是如此,為農民工討要血汗錢,反而變成了罪大惡極?”羅樹中說,他后來查到看看新聞Knews由東方衛視新聞團隊和上海電視臺新聞團隊聯合出品,是上海廣播電視臺(SMG)新聞客戶端,該稿件署名記者鄧全倫。 “通篇報道的信息源幾乎都是某某說,無任何一個真名實姓的真實信息源,全憑想象肆意構陷!”羅樹中說,對方既沒有和他本人接觸,也沒有官方的證明,甚至連夸大其詞說他3000萬鄉下建別墅,也是冒用的某某村民的說法。唯一出現了真名的信息源,就是益陽天峰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舒怡蘇,此人正是之前每條網帖的舉報人,他的動機和目的又是什么?“天地良心!他的話可信嗎?因2009年我公司承建了天峰公司酒店公寓的項目,2010年施工完畢后我作為農民工代表,向他討要血汗錢,天峰公司拖欠這筆工程款已長達九年之久,我們之間從2013年開始打官司至今,我公司作為申請人早已勝訴,案件已經益陽仲裁委員會于2014年依法裁決,并均已經過益陽赫山法院,益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卻因天峰公司一再虛假、惡意人訴訟,導致該案一拖再拖拒不履行債務,時至今日都沒有執行到位,在該工程務工的農民工兄弟已經艱難度過了九個寒冬!現在又到年關,他們又該怎么辦?我將向上海看看新聞和中國記者協會反映。”羅樹中說。 他是我們村里的大好人 “什么?有人說他是壞人?我敢保證羅樹中是我們村里的大好人。”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大栗港鎮盧家村章公村組村民張佑中聞聽網上對羅樹中的指責,氣憤不已。他告訴記者,他和羅樹中同在一個村長大,羅家兄弟雖多,卻自始至終從無欺負鄉鄰的事,發達后又一直在報效家鄉,不忘初心。 “30年前,當地交通不方便,羅樹中的父親就帶領一家老老小小,帶頭出錢又出力,累了就在工地上休息,餓了就吃自己家帶的干糧。”該鎮盧家村支部書記盧敏介紹,這些年里,羅樹中一直在為村里出力,有句老話叫‘要致富先修路’,村里集資修路,他不圖名利帶頭捐款,之后又請同樣捐資的鄉親吃飯,以紅包的形式補償給村民,為的是讓集資修路光榮榜上大家都留個名字,又不至于有負擔。 “每年看望孤寡老人、捐資助學,他一樣沒有少做。”張佑中說,前幾年他兒子出了車禍,需要巨額醫藥費,羅樹中趕到醫院里送了一萬元的愛心款后,又發動全家的兄弟姐妹捐款,之后又多次來他家里探望。 除了這些資助,羅樹中還想辦法幫更多的鄉親過上好日子,2017年,他和兄弟回到家鄉愛心捐資,投資200萬元,修建了惠民健身文化廣場,免費提供村民健身、休閑之用,并為貧困戶解決就業問題,提供就業崗位,得到了當地村民的一致好評。 盧敏說,羅家是良善和勤勞致富的典范,去年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村民們一致同意推選羅樹中一家參加益陽市“最美家庭”的評選,目前縣里已經通過。 至于3000萬的別墅,盧敏說,那根本不是羅樹中的房子,是他的三個兄弟在老宅基地上修建的,沒有占用別人半分土地,總造價也只有500萬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被稱為“職業放貸人”的羅樹中,沒有任何案底,連治安拘留的處罰都沒有過。盧家村駐村干部,大栗港鎮司法所所長李獅證實他在司法所工作了20余年,從來沒有聽說過羅家和鄉鄰有沖突需要調解。 將拿起法律武器 “所有的報道里只有一處真實,說我是小學畢業。”羅樹中苦笑著說,他確實是很早就出來創業,這些年里一直信奉誠信做人勤勞致富的原則,吃了很多苦,雖然生意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但是遇到糾紛時,他理性地用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盧敏介紹說,羅樹中在老家也會定期邀請相關法律人士舉辦法律知識講座,給大家普及法律的常識。 “他(舒怡蘇)四處實名舉報,有關方面也早有結論,公道自在人心,我相信黨和政府能還我一個公道!”羅樹中說,他真不懂為何他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益,卻成了對方攻擊的借口,但他始終相信法律,這一次他決定繼續采取法律手段以此維護自身的權益,因為這正是黨和國家賦予每個公民的權利。 “‘職業放貸人’和3000萬建別墅這到底是什么樣的邏輯?”羅樹中說,通篇報道嚴重失衡、失實,涉嫌惡意攻擊政府及司法部門,而且用這種最容易吸引人眼球的字眼,來達到引爆網絡和混淆視聽的目的,“我已保留相關證據,準備追究名譽侵權的相關媒體和當事人的相關法律責任。” 記者在一份2013年9月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了解到,“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即可認定為‘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情節嚴重’: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網文作者已經構成了毀謗罪,我們將建議羅樹中向法院申請刑事自訴,維護自身合法權利。 (有關情況進展,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