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以及手機、平板電腦等網絡終端的功能的拓展,人人都成為互聯網中信息發布者和傳播者。網絡信息在互聯網上的傳播速度也數量級倍數的擴展。而目前互聯網的自由性使得人們在發布自己的訴求和言論時無所顧忌,大多數人們在參與過程中無法認清信息的真實性,更多的僅僅是盲目的跟風和起哄,隨著更多網民的加入,這種信息的傳播面將更廣、引起的后果將更嚴重,甚至能達到失控的局面。監獄的管理性質決定了大多數信息無法及時公布公開,信息的不對稱和不及時,不可避免的會發生有關于監獄的輿情信息。如何能在網絡輿情爆發前采取適當的措施,將輿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避免嚴重后果的發生? 一、 全面、準確、及時掌握網絡輿情 由于互聯網具有開放性、互動性和隱密性的特點,在網絡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對網絡事件發表言論、表明態度、參與爭辯,這使得網絡輿情的傳播呈現出載體的多樣化,最常見的 有網絡新聞評論(跟帖、轉帖)、論壇、個人博客、播客、微博、QQ 群、微信等,同時,新的傳播手段和方式還不斷涌現,網絡輿情傳播表現出“海量、迅猛、不可預料”的特點,所以,全面、準確、及時掌握和應對網絡輿情是從更高層次上減少負面信息的關鍵,要積極收集輿情,正視問題,理性應對,在網絡輿情即將成為眾多網民熱議的焦點時,必須掌握相關信息,并在第一時間啟動網絡輿情應對程序。 為了保證對涉檢網絡輿情研判的全面、準確、及時性,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設置網絡監督員。在互聯網上設置網絡監督員,不斷培養熟知網絡、技術專業、經驗豐富的監督員隊伍,加強對網絡輿情的日常監控。 二是發動群眾。在一些行業或者社會上聘請兼職的網評員,搜集、整理與監獄機關工作相關的網絡輿情,定期匯報網絡輿情信息。 三是與有影響網站的管理機構或管理員建立相對穩定的聯系。聯系有影響的重點網站的管理員,定期召集開會,加強溝通,保證事件發生后,對一些網站的帖子能做到及時應對、妥善處理。 四是建設網絡輿情搜集平臺,通過論壇、電子信箱、微博、微信等方式讓群眾及時將相關信息反饋過來,盡量不要將其擴散到社會上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五是強化與各主流網絡媒體和公安、監察院網監等的交流溝通,建立起信息共享互通機制,以協作互補。 六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手段,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監測,特別是應該將監測的重點放在本地網站和全國具有代表性的門戶網站涉及本地的相關信息上。 七是要對輿情統籌全局、綜合考慮,全面了解輿情發生的大背景和深層次原因,從而形成對輿情的預判,同時與輿情直接關聯人加強溝通,全面掌握輿情詳細準確的第一手資料,形成對輿情的實際察知。 八是聘請經驗豐富的專家組成咨詢團,共同參與輿情研判,確保對輿情現狀、特點、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 二、完善建立網絡輿情監控制度 (一)建立網絡輿情值班制度。 1、監獄信息化管理部門設置專人(網絡管理員)值班,及時捕捉信息,分析研判匯總。 2、在工作時間每天瀏覽查看與監獄相關的監控網站至少三次以上,并做好有害信息的記錄情況。記錄應包括:有害信息的網址、主題、發布時間、發現時間、上報時間、處理結果等相關信息。 3、建設網絡輿情監測系統,利用技術手段實時搜集網絡信息,并定期編寫輿情報告,制定輿情疏導方案。 (二)建立網絡輿情報告制度。 網絡管理員要認真整理各類輿情,發現不良信息,要及時備份,并報宣傳部門處理。特殊情況,直接向分管領導匯報。如發現包含以下內容信息的,及時報告;違反法律規定的,應及時上報公安機關。 1、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 2、損害國家機關聲譽的; 3、煽動分裂國家、破環國家統一的; 4、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5、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6、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教唆犯罪的; 7、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實誹謗、惡意攻擊他人的; 8、損害黨委政府聲譽,影響我縣安全穩定的; 9、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的。 (三)建立網絡輿情引導制度。 1、通過新聞發布、獄務公開、調查處理等方式引導其輿情向正確、健康方向發展。 2、做好網絡輿情疏導工作,利用網絡管理員和宣傳部門作為網絡“寫手”,將輿論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疏導,同時積極與相關網站聯系進行刪除或冷處理。 (四)建立網絡輿情協作制度。 1、信息化部門和宣傳部門負責搜集輿情信息,由宣傳部門進行處理。 2、固定管理人員,培訓網絡“寫手”。 3、做好信息備份,在國家有關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 4、對違反網絡安全法規或傳播有害信息的人員,情節嚴重的交予公安部門查處。 (五)建立網絡保密制度,預防內部信息泄露。 1、內外網必須進行物理隔離。 2、內外網U盤必須分開使用,不得將內網文件在互聯網計算機上盡心處理。 3、內外網計算機必須安裝殺毒、防木馬軟件。 4、內網禁止使用無線設備。 5、網絡管理員必須定期對內網服務器進行安全漏洞檢測,升級服務器系統,安裝必要的系統補丁,預防網絡安全漏洞。 6、定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提高警察保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