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網絡輿情監測系統是現在互聯網的一個熱門話題,無論是政府機關,還是企業,都是非常迫切需要的。而網絡輿情監測系統一般的理解也就是把互聯網上的各種信息,搜集到一起,給用戶查看,這又和網絡搜索引擎的功能很一致了,那它們具體的區別在哪里呢? 東方剪報輿情監測中心通過比較搜索引擎與中移輿情監測系統,發現它們在而下方面有區別: 1 功能和服務上不同 輿情監測系統的數據是經過過濾、分析和挖掘的,具有豐富的統計數據,輿情監測系統的主要功能并不是提供輿情信息的搜索,而是具有自動發現,趨勢分析,專題追蹤,自動預警,自動分類等功能,而互聯網搜索引擎只能提供相關的搜索服務,同時搜索結果出于商業利益的驅動,摻雜很多的不合理的因素。 2 更新速度不同 輿情監測系統用戶可以自己設置采集的更新速度,對于輿情高發的載體網站可以做到分鐘級的更新,這一點互聯網搜索引擎是無法達到的。互聯網搜索引擎的采集周期一般都是數天或者數周,甚至會出現漏采,無法采集的情況。 3 采集數據的有效性不同 互聯網搜索引擎所采集的數據,往往是沒有經過過濾的,甚至充斥著大量的廣告等垃圾信息。這些信息往往可以作為輿情的并不多。而輿情監測系統所采集的數據全部都是有效的,和用戶相關的,真正稱之為輿情的數據。 4 采集范圍上不同 輿情監測系統所采集的信息范圍是定向的,是用戶關注的特定區域、特定領域的網站,針對這些網站可以做到全面采集和準確精確。也可以全網監測。但是baidu/google等互聯網搜索雖然采集范圍廣泛,但是針對具體的輿情載體,采集深度不夠,采集不全面,會有遺誤。 5 采集的網站種類不同 輿情監測系統可以做到對新聞,論壇,博客,貼吧,微信公眾號,訂閱號,視頻等輿情載體的全面采集,特別針對論壇,博客這些“草根”媒體(這些媒體往往是輿情高發區域),實現全面、快速的輿情采集的同時,可以有效攫取輿情信息的傳播路徑,而互聯網搜索引擎大多是采集新聞網站,而對于論壇,博客等等往往無能為力,更無法提供輿情分析需要的統計數據。 6 采集的信息的數量不同 百度和谷歌等互聯網搜索引擎雖然擁有絕對多的數據量,但是對于和用戶相關的輿情信息,由于其沒有定向采集全面,深度等優勢,其收錄數量就會大大低于輿情監測系統。另外,輿情監測系統集成了互聯網搜索引擎的元搜索功能,針對性的顯示相關信息。